
8月3日,騰訊公司正式發布了AI醫學影像產品——騰訊覓影。
這是騰訊公司首個應用在醫學領域的AI產品。騰訊覓影包含有6個人工智能係統,涉及疾病包含食管癌、肺癌、糖網病、宮頸癌和乳腺癌。其中,其早期食管癌智能篩查係統最為成熟,實驗室準確率在90%,現已進入臨床前實驗階段。據動脈網(微信號:vcbeat)了解,此係統在深圳南山醫院部署一個多月的時間內,每天為幾十位患者進行篩查。
另外,此次騰訊公司還發起成立了人工智能醫學影像聯合實驗室,並啟動全球首個應用AI醫學影像的食管癌早篩項目的臨床預試驗。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廣東省食管癌研究所)、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深圳市南山區人民醫院成為首批加入聯合實驗室的合作醫院。

>>>>
連接六大AI醫療應用場景
騰訊覓影一共包含6個醫療AI係統,分別是:
早期食管癌智能篩查係統
早期肺癌篩查係統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智能篩查係統
智能輔助診療係統
宮頸癌篩查智能輔助係統
乳腺癌淋巴清掃病理圖像識別係統
1、早期食管癌智能篩查係統
食管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根據2016年《中華腫瘤雜誌》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2012年中國食管癌新發病例數為28.67萬,發病率為21.17/10萬,食管癌已經成為我國5大癌症之一。
眾所周知,癌症的早診早治有利於患者康複。中山大學醫院管理處處長、廣東省食管癌研究所所長傅劍華教授表示,早期的食管癌內鏡治療高效微創,手術後3-5天就可以出院,手術費用僅為後期食管癌治療費用的三分之一,術後並發症也很少,遠期的療效更是優越,但是由於缺乏足夠的認知和有效的早期篩查手段,目前我國早期食管癌檢出率低於10%。
覓影的早期食管癌智能篩查係統,篩查一個內鏡檢查用時不到4秒,對早期食管癌的發現準確率高達90%。它也是全球首款食管癌智能篩查係統。
2、早期肺癌篩查係統
覓影的這套係統與一些創業公司不同之處在於,它通過對可疑結節精準定位,對患者進行全方位良惡性判別。而部分創業公司隻能識別結節,卻不能判斷良惡性。
據優圖實驗室高級研究員孫星介紹,目前這套係統正在研發,訓練數據集、測試數據集樣本數量是數千人的規模,疑似結節數量為50多萬個,同時算法模型也準備好了,結合騰訊雲強大的運算能力,相信很快就可以出結果。
3、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智能篩查係統
為訓練這套係統,覓影團隊對數十萬糖網分期數據進行學習分析,打造糖網病篩查工具,用於糖網病早期篩查。
4、智能輔助診療係統
這個係統基於海量醫療大數據的分析與學習,服務於廣大醫生,旨在提高醫生診療效率和基層醫生診療準確性。它大致分為三個步驟:醫學知識圖譜構建→機器去學習診斷能力和經驗→專家校驗。雖然騰訊AI Lab的高級研究員並沒有透露他們的研究進度和醫學數據,但是騰訊不缺AI人才和計算力,數據足夠以後,出結果是早晚的事。
5、宮頸癌篩查智能輔助係統
覓影係統對近萬張內窺鏡分型數據進行數據分析,打造宮頸癌檢測智能篩查工具,用於宮頸位置類型檢測,輔助醫生快速辨別宮頸癌的宮頸位置,從而製定對應的治療方案。目前,覓影並沒有報告這個產品的研發進度。
6、乳腺癌淋巴清掃病理圖像識別係統
覓影係統主要是應用在乳腺癌的篩查。TEG架構平台部高級工程師顏克洲透露,他們在研發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難,例如數據量和標注量不足,乳腺癌圖像“同影異並,同病異影”等問題,不過目前已經想到了解決辦法,項目正在順利進行中。
以上竞技宝JJB所看到6款產品定位大多數是與疾病篩查相關的,雖然騰訊互聯網+醫療的負責人常佳此次沒有透露他們的在商業上的想法,但是如此清晰的產品功能定位也為後期商業模式探索確定了基調。
>>>>
騰訊速度:2個月完成模型訓練
在發布覓影係統的同時,中山醫院的主治醫師羅孔嘉透露早期食管癌智能篩查係統從開始訓練到產品發布,其準確率達到90%,隻用了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這樣高速的背後除了中山醫院醫生的有力支持(中山醫院參與此次研發的醫生有19名),還凸顯騰訊在AI人才、醫療數據方麵的實力。
據e成科技發布的《BAT人工智能領域人才發展報告》指出,騰訊AI人才儲備占公司總人數的比例為2.03%,騰訊2016年員工總數是17446人,如此推算,騰訊約有354名AI人才。這相當於清華大學智能技術與係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碩博總人數的1.5倍。
在數據方麵,用於研發早期食管癌智能篩查係統的數據來自於6家三甲醫院的48740例患者的60萬張圖片,這些圖片由合作醫院的醫生負責標注,然後進行模型訓練。另外,為了讓產品更加準確,他們還有測試組的數據,這些數據都是擁有病理檢查的金標準數據,用來測試模型的準確性。
據深圳市南山區人民醫院信息中心主任朱歲送介紹,食管癌智能篩查係統已經中山醫院試用1個多月,每天為幾十名用戶進行篩查,他們很期待該產品在臨床的數據結果。目前常佳對於騰訊的產品充滿了信心。
>>>>
商業模式還在思考中
談及商業化,常佳表示:“商業化應用方麵,騰訊不太著急,因為本身騰訊對醫療AI是準備長期投入,竞技宝JJB認為AI到現在還是處於一個早期或者是早中期的階段,經過一段時間的額沉澱、全路程產品研發之後會有更多的空間,竞技宝JJB在目前階段還不考慮商業化的事情,現在竞技宝JJB主要做兩個產品,一個是做科研,另一個是跟竞技宝JJB的基金會一起做公益普查。”
>>>>
阿裏、騰訊進軍醫療AI,創業公司需要擔心嗎?
在2017年3月29日的阿裏雲棲大會.深圳峰會上,ET醫療大腦正式上線。如今騰訊也帶著6個產品係統進入醫療AI領域。巨頭的進入會對醫療AI的創業者造成致命打擊嗎?竞技宝JJB是這樣思索的:
首先,中國醫療市場巨大,不是一、兩家公司就可以吃得下的;
其次,雖然騰訊、阿裏在AI人才、計算力等方麵有巨大的優勢,但是創業公司的創始人不是國家級實驗室畢業的碩士、博士,就是海外留學歸來的專家,均是獨當一麵的AI人才。他們早於AT布局醫療1-2年,在產品上也相對成熟一些;
再者,醫療AI重要的參與者——醫院方並不會隻買AT的賬,目前醫療AI創業公司已經和很多大型三甲醫院達成了合作,有了醫院這個合作夥伴就有源源不斷的醫療數據,另外很多創業公司的產品已經在臨床試驗階段甚至是認證階段,他們的係統自身也在不斷搜集數據,因此在數據上創業公司並不十分擔心;
最後,在資金方麵,創業公司雖沒有AT財大氣粗,但是近期AI的投資熱潮使得大多數AI人工智能企業獲得了融資,且規模不小。國內目前已有公開披露的醫療AI融資事件達到93起,其中有57起明確公布了融資金額。僅在國內,千萬級和億級的融資項目就占到了65%以上。因此,短期內醫療AI公司並不缺錢。